記者 郭勇睿
通訊員 王勇楠 李 緝
“市水利局承擔的10個沙澧河險工治理項目和舞陽縣負責的12個澧河險工治理項目已全部完工。”
“市交通運輸局承擔的19個農村公路災后重建項目已基本完工。”
“市應急管理局指導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建立1447支近20000人的應急救援隊伍……”
主汛期來臨之際,剛剛接受了市委防汛救災領域專項巡察的相關單位紛紛報告整改“成績單”,以扎實的整改成效確保我市今年安全度汛。
扛穩政治責任
創新巡察方式
2月25日至5月27日,八屆市委第二輪巡察期間,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防汛救災領域專項巡察。
這既是一次政治體檢,又是一次以案促改專項監督。市委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專門研究,市委書記、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尚進親自謀劃推動,市委副書記、市長秦保強提出明確要求,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師維,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呂娜靠前指導協調,迅速鋪開對8個縣區(功能區)和20個市直職能部門黨組織的“政治體檢”。
緊跟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追責問責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安排,緊盯補齊防汛救災領域短板、完善應急處置制度機制、加快項目建設等重點任務,市委專項巡察組有針對性地制訂工作方案,列出政治站位、履職盡責、深化整改、紀律作風4方面19項內容的政治巡察問題清單,掛圖作戰,直抵“病灶”,精準發現領域性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
這是一次沒有先例的專項巡察。防汛救災領域點多面廣,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市委專項巡察組認真研究,根據不同巡察對象的工作職責、特點,列出28個被巡察對象、“112+N”項重點監督問題個性化清單。
積極探索“組組聯動”工作模式,其他巡察組一并了解防汛救災領域問題,與專項巡察組互通成果;深化“巡、紀、駐”聯動,加強與市委監委相關監督檢查室、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巡前對接、巡中會商,合力深挖問題,有效破解專項巡察時間緊、任務重、人手緊張的難題,避免重復工作,減輕單位負擔,提高工作效率。
巡改一體推進
彰顯巡察擔當
這是一次與時間賽跑、考驗巡察組能力作風的專項巡察。
“只看資料、聽匯報肯定不行!只有當面核實清楚情況,我心里才踏實。”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防汛救災領域專項巡察組組長李艷說。她帶領組內同志犧牲清明節、“五一”等節假日休息時間,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及時到現場察看真實情況,先后走訪35個鄉(鎮、街道)、112個村(社區)和130多處河道險工險段、泵站閘門等,排查涉及28個被巡察對象的404個問題。
“防汛救災領域專項巡察不同于一般巡察,必須趕在汛期到來前將問題整改完畢。”李艷介紹。巡察期間,市委專項巡察組強化邊巡邊改、立行立改,對發現的404個問題分5個批次全部巡中交辦,并明確整改要求、時限;會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跟蹤督辦,督促相關單位保質保量快改快辦,確保按時“交卷”。
6月16日,市委防汛救災領域專項巡察反饋會議召開,師維再次倒排完工時間表:“必須在今年汛期來臨前,一項一項對賬銷號,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確保巡察整改無‘盲區’、無‘死角’。”
6月22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建濤作出批示:“望各被巡察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格按照意見和建議,對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建立臺賬,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截至6月25日,專項巡察反饋的404個問題已基本整改完畢。市應急管理局舉一反三,專門組建專家團隊,加強對縣區防汛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審核把關和指導督導,加強預案的規范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制作《漯河市應急救援工作手冊》,確保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人員隨用隨調。
舞陽縣化工產業初具規模,但一直使用舞陽縣工信局制訂的防汛抗洪工作應急預案來替代行業專項防汛應急預案,沒有突出化工企業防汛特點,也缺少風險監測預警等要素。巡察問題反饋后,舞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我們多次組織應急、消防、環保、企業化工等領域專家到企業走訪調研,結合全縣化工行業實際,組織專門力量,重新編印企業防汛應急預案,為提升化工行業防汛應急能力水平奠定了基礎。”舞陽縣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城區排水管網不暢和小區防汛物資準備不足的問題,召陵區明確劃分責任:區應急管理局牽總,區住建局解決城區排水問題,對積水嚴重的一些路段的排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疏通了汾河沿線十余個雨水排水口,確保雨水順利排入汾河河道;區城管局負責對全區46個小區逐個排查,按要求準備地下空間出入口擋水板、沙袋等防汛物資。東郡華府小區物業經理欣喜地說:“現在的防汛應急預案更加完善,防汛物資更加充足。遇到大暴雨,我們會及時通知業主將車輛駛離地下車庫。”
厚植為民情懷
解決急難愁盼
“巡察組來了,我們心里踏實多了!”這是記者冒著酷暑采訪時聽到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這是群眾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市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專項巡察組在巡察期間既當政治巡察的“監督員”,又當防汛政策的“宣傳員”,還當為民解憂的“協調員”,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贊譽。
郾城區李集鎮陳西村有條老河道將村莊一分為二。去年秋汛時,溝滿河平,將年久失修的磚砌橋泡成了危橋。巡察組發現這一問題后,當即督促有關部門整改,要求在麥收前完成橋梁修復任務。6月28日,村民陳金雨走在寬敞、平坦、結實的新橋上,高興地說:“橋修了,堵塞的河道也疏通了,今年再也不怕水淹了,河北岸的人去鎮里也不用繞路了。”
農業是基礎,水利是關鍵。“我們村相對低洼,去年秋汛時積水排不出去,莊稼都被淹了。”召陵區萬金鎮西李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李文華指著新修的溝渠說,“專項巡察問題反饋后,我們迅速行動,對全村溝渠進行整修?,F在溝相通、渠相連,雨水能夠直接排入黑河。”該鎮一位副鎮長介紹,鎮里針對專項巡察反饋的問題,制訂農田排澇疏通規劃,實施農田排澇治理工程,努力解決好溝渠被回填、斷路斷溝等問題,力爭實現“小溝通大溝、大溝通河流、排水無阻礙”的目標。
經濟技術開發區鄧襄鎮皇西村、皇東村有兩座跨汾河的橋梁,由于年久失修,梁板混凝土剝落,鋼筋裸露、銹蝕嚴重,蓋梁出現多處裂縫,橋面鋪裝層完全破損,橋梁兩側安全護欄損毀,車輛通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開發區黨工委接到巡察問題反饋后,一方面及時安排專人值守,采取硬隔離措施,禁止車輛、行人通行;另一方面根據專家意見對兩座橋梁進行維修加固。目前,建設部門正在組織施工招投標工作。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