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城區以“黨建+網格化”為載體,選聘57名社工積極參與村(社區)服務,實現全區31個村、5個社區社工全覆蓋,精心打造紅色社工基層服務團隊,著力織密網格、營造氛圍、延伸服務、建強組織、嚴守安全線,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有效滿足轄區群眾更高水平生活需求。
織密網格,筑牢疫情防控墻。充分發揮社工團隊關鍵作用,依托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組織—黨員中心戶三級網格體系,有效凝聚網格力量。面對疫情常態化防控繁重任務,社工團隊始終堅守防控前線,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踐行社工精神、傳播社工理念、提供社工專業服務,堅定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營造氛圍,激發群眾志愿服務熱情。各村(社區)成立社會工作服務站,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健全志愿服務機制,樹立志愿服務品牌,開展精細化志愿服務,強化供需對接。目前,各村(社區)的注冊志愿者均已超過40人,時常舉辦健康講座,開展義診、文體娛樂等活動,服務群眾數萬人,初步形成“人人做志愿、志愿為人人”的志愿服務濃厚氛圍。
延伸服務,做好貼心助老工作。各社區積極探索公辦民營融合養老發展模式,建立智慧化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助餐、助醫、助浴、助行等30余項服務,全面提升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同時,全區社工走村串戶,對60歲以上老年人全面摸底,精準掌握老年人個性化服務需求,構建“社區幫扶+鄰里互助+家庭支持”養老服務體系新模式,與孤寡、特困、殘疾和行動不便的老人結對,增加聯系、探望、服務次數,全方位關愛社區老人生活。
建強組織,奏響和諧發展曲。各村(社區)通過培育社會組織、發展自治組織、調動群團組織,形成“黨建引領、群團助力”工作格局。
強化社會組織多元參與,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推動各類社會組織在提供社區服務、培育社區文化、促進社區和諧、處理鄰里糾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各村(社區)定期組織開展兒童、老年人、文化娛樂等各類主題活動,滿足居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增強社區凝聚力,增強群眾社會融入感。自入駐以來,全區社工探訪各類困難群眾上千人次,組織開展各類社區活動百余場,受益群眾達數萬人。
嚴守安全線,營造安心生活圈。堅持將“九小”場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作為重要工作,嚴格落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回頭檢查”三步工作法,組織社工深入轄區“九小”場所排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要求“九小”場所責任人嚴格落實“一掃三查”、通風消殺等常態化防控措施,有效提升網格化管理效能,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王松河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